人间词话(一)
这是LYH阅读王国维先生《人间词话》的有关记录,本文是《人间词话》中第一部分有关词的境界的叙述。
[1] 词以境界为最上。有境界,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五代、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。
[2] 有造境,有写境,此“理想”与“写实”二派之所由分。然二者颇难分别,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,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。
[3] 有有我之境,有无我之境。有我之境,以我观物,故物皆著我之色彩。无我之境,以物观物,故不知何者为我,何者为物。古人为词,写有我之境者为多。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,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。
[4] 无我之境,人惟于静中得之。有我之境,于由动之静时得之。故一优美,一宏壮也。
[5] 自然中之物,互相关系,互相限制。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,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。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。又虽如何虚构之境,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,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。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。
[6] 境非独谓景物也,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。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,谓之有境界。否则谓之无境界。
个人思考
一点点个人的思考和网上的优美赏析
《人间词话》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,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。本书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,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,剔抉其精义要眇,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、历史文化背景,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,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,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。
王国维提出,大小非优劣。境界大小,不以是而分优劣。又道“境”,分为闲适之境,如“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”,轻巧地道出杜甫草堂的环境,村落闲情,作者安享春雨到来的清新,虽是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,忧国忧民,自然对眼前生活的满足,不禁对这细微产生热情。同样是出于杜甫笔下—–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一种悲壮境界,大气凛然,人文再现的美感。境界不分高下,关键看人文美感。
读一段优美的文字,读一本经过了时间打磨出来的好书,也像是读人生,给心灵以宁静,给今天的人生照一照镜子,文化中有传承,像蒋勳先生说的那样:我与流光共徘徊,你一分一寸的毁灭,我一分一寸的守候。时不时让忙碌的自己停一下,审视一下周围的人群,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,不要把生命中最美的那一部分,在忙碌的车轮下碾压掉。此刻,给心一点空隙,读一首词,听一段音乐,欣赏一幅画,生活其实本来就很美。